1.報喪 一切布置停當后,開始向親友報喪。報喪帖是粉色紙條,以家中老仆人的名義出帖,其內容為: 家老爺(或老夫人、大老爺、大夫人)諱XXX于X年X月X日X時壽終正寢,訂于X月X日X時大殮,特此奉聞。家人XXX叩稟 其帖去印刷局(或自己油印)趕印若干份,分送親友(事先開出“溜子”,按姓名、住址送達),以此迎接吊唁之人。 2.立喪榜 喪榜形似舊式大帽鏡,上裝一花牙于帽,高約5尺左右,寬3尺,中心用白紙寫文,放在大門內。 3.掛佐錢紙 黑漆木桿,頭裝白銅如意鉤,掛上白紙一縷(上琢錢印),每串三條,角相連,下端剪成尖頭形(男性)或凹形(女姓)。按死者年歲而定條數。插在木座上,以男左女右置放大門過道。 4.立幡桿 在大門外用三棵杉篙,上涂白粉,男左女右立好,桿頂裝一紙糊的“童子騎仙鶴”。 還有一則是:如死者有父母均在世,不封門,不立幡桿,其靈床也不能停在過堂屋,要停在旁屋。
[1]
上一篇:什么是天葬?
下一篇:白事操辦之風俗習尚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