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各國風俗民情不同,喪葬中的忌諱也各有不同。
在日本,人們在參加葬儀時,忌諱使用“再三再四”、“一個接一個”、“頻繁”、“不久”、“又”這些字詞。要穿素裝,男子穿黑色西裝或燕尾服,系黑色領帶。女子也要穿黑色套裝或黑色連衣裙。如果死者不是近親,參加葬儀時可佩帶白色項鏈和戒指。葬儀中千萬不要戲笑、喧嘩。 對數字的吉兇概念很敏感的國家有日本、南朝鮮,他們最忌諱與“死”發音相同的“4”字。因此在日本醫院中沒“4層”、“4號病房”、“4層樓”、“4診室”。在看望病人時,絕不能提及病人最忌諱的“4”字。出門旅行時,船票上的座號、飛機的登機牌的座號如有“4”,他們也不愿接受。美國高爾夫球原來習慣每盒裝3個、6個或者說12個。后來一家工廠為了打入日本市場,設計了特別包裝———每盒裝4個。不料運到日本誰也不買,問題就出在“4”字上。
泰國的死人姓氏是用紅色寫的,所以平時最忌紅色,認為紅色不吉利。所以平時絕不用紅色筆簽名。在中國,舊的喪葬禮規矩特別多,在喪葬中也是如此,各個民族、各個地區、各個時期有數不清的講究,喪葬禮儀相當繁雜。沿襲到現在而且又比較普遍的主要喪葬忌諱有:一是忌穿彩服,暇喪或吊喪時主要應穿黑、白兩色的服裝。如果死了人,還穿得花花綠綠,就被視為對死者不尊敬。二是忌行宴會,自家或親戚朋友家死了人,一般盡量不單行宴會,也不演戲玩樂。三是忌高聲大氣,吵吵嚷嚷。四是忌出遠門,家中老人病故后,喪期不滿,做子孫的都要在家服喪,不要出遠。
在南朝鮮,幾乎什么都回避“4”字,如大酒家、旅館、辦公樓、宿舍等建筑,都沒有“4”樓,門牌沒有“4”號,在常與生死連一起的醫院,絕對見不到一個“4”字。在喝酒或其他飲料時,人們很少會喝4碗或4懷,而且要避免雙數,他們如果喝了兩杯之后,一定會再喝一杯,而如果喝了三杯,那是絕對不會再喝一杯的。在一些家庭生了第4胎,也被認為不吉利,這個孩子常常受到虐待。在軍隊,對“死亡”一詞更為敏感。他們認為,如果部隊被排列為第四,那么在戰斗中必定失敗。因為特別忌諱“4”,凡出現“4”的分組編隊都用其他代號來指明,所以南朝鮮軍隊中沒有第4軍、第4師、第4團等;在海域的劃分上,只有1、2、3、5海域,而沒有第4海域。
[1]
上一篇:死亡安置值得大家高度關注
下一篇:骨灰的八種安葬方式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