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哀樂播放 治喪中的哀樂(或農村的嗩吶隊、城市中的西洋樂隊等)是烘托悼念氣氛、寄托對死者的哀思的一種很重要的手段。哀樂有很強的適應性和時限性,播放哀樂的次數、時間、要求很有講究,不能隨意而行。黨、國家和軍隊主要領導人和其它知名人士去世后,經治喪機構或有關部門批準可以在國家電臺、電視臺播放哀樂,未經批準其它任何人逝世均不得在廣播電臺、電視臺播放哀樂。其它公民逝世后,可以在家庭或殯儀館以及追悼會、遺體告別儀式等場所播放哀樂,但不能造成哀樂噪音,影響四鄰和其它人的工作和生活,所以部分城市規定治喪過程除殯儀服務場所外,城市街道、居民住宅區等公共場所不許停放遺體、搭設靈棚,禁止播放或吹奏哀樂。禁止拋撒、焚燒冥幣、紙錢等。這些規定無疑是一進步舉措。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、追悼會儀式、骨灰安放(或拋撒)儀式時,對播放或演奏哀樂均有不同的要求,此不贅述。 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