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澤猶存
挽聯(lián)的種類 如何寫挽聯(lián)?花圈上的挽聯(lián)怎么寫?
什么是“挽聯(lián)”呢?“挽”,是對逝者表示悼念!挽聯(lián)”,就是哀挽逝者的對聯(lián)。它是由“挽詞”演變而來的。 古人治喪,悼念逝者,或用詩,或用文,或用歌,或用詞,這些形式,統(tǒng)稱為“挽詞”,它們大多用韻文寫成。 對聯(lián)興起后,文人雅士們,便利用這一簡潔和優(yōu)美的形式來悼念逝者。它能高度概括逝者的生平和業(yè)績,深切表達追思的情懷和心緒,還便于張貼和懸掛,使得人們易記易誦。 挽聯(lián)有哪些種類呢? 粗略分來,有后輩挽前輩聯(lián)。 親戚之間,如:挽祖父聯(lián),挽祖母聯(lián);挽父親聯(lián),挽母親聯(lián);挽伯父聯(lián),挽伯母聯(lián);挽叔父聯(lián),挽叔母聯(lián);挽姑父聯(lián),挽姑母聯(lián);挽外祖父聯(lián),挽外祖母聯(lián);挽舅父聯(lián),挽舅母聯(lián);挽姨父聯(lián),挽姨母聯(lián);挽岳父聯(lián),挽岳母聯(lián)。 師徒之間,如:挽師長聯(lián)。 朋友之間,如:挽友父聯(lián),挽友母聯(lián)。 有同輩互挽聯(lián)。 如:妻挽夫聯(lián),夫挽妻聯(lián);挽兄聯(lián),挽嫂聯(lián);挽弟聯(lián),挽妹聯(lián);挽同輩親戚聯(lián);挽親家聯(lián);挽鄰居聯(lián);挽朋友聯(lián);挽友妻聯(lián);挽同學聯(lián)。 有挽晚輩聯(lián)。如:挽子女;挽女婿、兒媳;挽侄子、侄女;挽弟子;挽孫等。 大的方面有:政界挽聯(lián);商界挽聯(lián);醫(yī)界挽聯(lián);軍界挽聯(lián);學界挽聯(lián);文學藝術(shù)界挽聯(lián);挽偉人聯(lián);挽烈士聯(lián);人活著時的自挽聯(lián);還有宗祠聯(lián),墓碑聯(lián)等等。 由于社會分工不同,人們的身份也形形色色,逝世的時間、地點、方式、年歲也各不相同,再加上悼念者的心情和角度都不一樣,所以,挽聯(lián)也是千姿百態(tài)、千變?nèi)f化的。 作挽聯(lián)應(yīng)該注意以下幾點: 1.宜頌揚 人死以后,別人追憶他的功勛德業(yè)、學問建樹、處世為人,是很自然的事。因此,挽聯(lián)宜頌揚其人。它和現(xiàn)今的悼詞不同,悼詞篇幅較長,文字較多,在肯定成就的前提下,可以(一般不言)提及死者的缺憾,而挽聯(lián)僅寥寥數(shù)語,要想來個“三七開”、“二八開”,是無論如何也說不清楚的。因此,一般挽聯(lián)只論功德。如: 旗揚滇省,軍震川疆,聽叱咤一聲,洗清帝制腥膻,風起云飛酬壯志 身寄外邦,心懷祖國,該臨終遺電,試問同胞痛哭,淚枯血竭為何人 這是挽蔡鍔聯(lián),以其一生和臨終的典型事例,塑造了一個近代民主革命家和愛國者的崇高形象。又如: 著書以仲長統(tǒng)自期,炎炎菿言,駭小儒之耳目 革命繼顧寧人而起,烈烈正氣,振大漢之聲威 這是挽章炳麟聯(lián),分別贊揚了他在著書中的學問建樹,在革命中的剛烈精神。 如果說親友、師生、官兵、上下級之間的贊揚,容易理解,也順理成章的話,那么,作為敵對勢力間,若能客觀地評價對方,則需要有大氣度、大胸懷的。清康熙帝這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在這方面也才識過人。眾所周知,清軍入關(guān)、掃平江南后,鄭成功據(jù)廈門、金門兩島抗清,甚至攻打過南京。1661年,鄭成功率12萬余人收復(fù)了被荷蘭占領(lǐng)達38年之久的臺灣,繼續(xù)抗清,次年病逝臺灣?滴踔坡(lián)挽之: 四鎮(zhèn)多貳心,兩島屯師,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,一隅抗志,方知海外有孤忠 聯(lián)中,不但肯定了鄭成功收復(fù)臺灣的歷史功績,而且對他抗清之舉予以理解,這對那些明代遺臣也起了安撫作用。 2.用哀語 挽聯(lián)與賀壽、題贈聯(lián)不同,也與祠廟聯(lián)不同,雖須贊頌,但必用哀語,否則,何言之“挽”? 恩澤四海 功高九天 (挽偉人) 醫(yī)德高尚眾口頌 藥方神靈百疾除 (挽名醫(yī)) 這樣的聯(lián),除非掛在追悼會上,否則,實難看出它是“挽聯(lián)”。有些專用聯(lián)在這方面也未加審慎: 經(jīng)學駕唐宋而上 其人在儒俠之間 (挽章炳麟) 除專利、建共和,上下五千年,周武商湯寧足比 抑強權(quán)、求解放,縱橫九萬里,列寧林肯未堪夸 (挽孫中山) 前面所引用的蘇頌一聯(lián),全聯(lián)無一哀語,恐怕是有所忽視了。但也有這一可能:本是一首挽詩(挽詞),從中摘下二句,哀語在其他未摘之句中。 沒有明確哀語的聯(lián),也未必不是挽聯(lián),它有兩種情況: 一是有隱約的哀語,或者說,有些詞可作哀語來理解。如前引挽章炳麟聯(lián)(“著書以仲長統(tǒng)自期”),“烈烈正氣”,就可以理解為悲壯之意。 二是有哀意,如康熙挽鄭成功聯(lián),作為帝王不能用“痛哭”之類的語言,“方知海外有孤忠”卻能恰當?shù)乇砺镀?u>哀悼、惋惜之情。 應(yīng)該說,在挽聯(lián)中,注重哀意比標明定語更重要些。對于初學者,首先要學會使用哀語,寫出實在的挽聯(lián)。為此,將常用哀語,介紹于下: 淚、夢、魂、魄、忠、烈士、千古、英靈、千秋、浩氣。 (以上名詞) 哀、悼、悲、傷、哭、啼、慟、驚、垂、忍、殞、落、折、斷、沉、遺、泣、萎、愁、凋、謝、慰、嘆、歸、震、憐、瘁、痛、唳、渺、空、裹、朽、留、終! (以上動詞) 寒、凄、慘、冷、殘、寂寞。 (以上形容詞) 猶、永、正、未、詎! (以上副詞) 猶在、永留、長留、宛在、瞑目、傷心、含笑、飲恨、月冷、奠云、招魂、安息、雨灑、泉涌、風號、風慘、云凄、山頹、山例、木壞、曲終、斷腸、狂摧、地坼、天崩、壽終、正寢、化焳、駕鶴、騎鯨、仙游! (以上詞組) 蘭摧、玉折、落花、殘月、樓空、韻冷、香消。 (以上專用于女性)
/listzt-2786
|